山东莒县各村名的来历

山东莒县各村名的来历

招贤村镇驻地 相传元代建村,原名隋家店子,毁于明初战乱,官府为重建此情,出榜招贤,以求再兴发达,故名招贤,后分为一、二、三、四4个行政村。主要姓氏有张、王、邢、宋、徐、唐、袁、米、李、董等。

汀沟店 明末苑氏建村,初名小店子,后朱氏在此开店。毁于匪寇。后朱、陈二姓重建汀沟村,改名汀沟店。主要姓氏有于、张等。

西汀沟 明洪武年间于氏迁此。汀沟为鱼得水,议分东、西两村,此村在西,故名。1959年,修仕阳水库时迁此,改名红卫。1981年恢复原名。主要姓氏有于、梅等。

东汀沟 村名由来及沿革同西汀沟。主要姓氏有于、王等。

董事坡 明初董氏由海东迁莒,十世分居于此,因地处岭坡,故名。主要姓氏有董、赵、王、周、范等。

七里沟子 明末徐氏迁此建村,因村有大沟,故名。主要姓氏有陈、贾等

大铺 明永乐间柳氏自柳家庄迁入,后孔氏迁入开设店铺,故名。主要姓氏有于、王、崔、陈等。

小铺 明末孔子六十一代孙迁此,随大铺而取名。主要姓氏陈、管、翟、孔等。

吕家庄 1968年由仕阳水库库区吕家庄迁此,改名前进。1981年复为原名。主要姓氏有于、王、管等。

姚家泉 明初姚氏迁此建村,因所处洼下涝湿,故名。主要姓氏有崔、陈、张、潘、仲等。

高家桥 明洪武年间高氏自山西迁之石岭后分居此地,当时村西有石桥,故名。主要姓氏为高姓。

石家官庄 明末石氏迁此垦种官田,取名石家官庄。主要姓氏有管、时等。

前门家官庄 清代门家管庄门氏迁此立村,因在原村前,故名。主要姓氏有门、韩等。

后门家官庄 明天启年间门氏迁此种官田、以姓氏命村,后立前村,故名。主要姓氏有门、管等。

李家庄子 清初孙氏立村,初名孙家小庄,后李氏迁入,村渐大,改为今名。主要姓氏有李,陈等。

大罗宅 1369年(明洪武二年)管氏从胶东迁此,初名挪宅,明中叶小罗宅村立,此村改名大罗宅。主要姓氏有孙、管等。

小罗宅 明中叶管氏建村,北临大罗宅而得名。主要姓氏有管,王等。

大窑 1369年(明洪武二年) 管氏由海州迁莒,居小窑,因以烧窑为业渐演为大窑。主要姓氏有管、高等。

王家坡 明洪武年间王氏由海曲迂此,初名王家岭,1981年更今名。主要姓氏有王、李等。

沙沟 明初杨氏于此立村,初名杨家草沟,后袁氏迁入,村中有河构,改为今名。主要姓氏有苑、高、王、陈、葛等。

杨家坡 明洪武初于氏住小绿汪村,1968年从库区移此立村,名红旗。1981年更今名。主要姓氏有扬、郑、王等。

柳家庄 明永乐年间,柳氏丘此立村,冠以姓氏而村名。主要姓氏有柳、齐等。

东瓦屋 明洪武年间陈氏自直隶迁莒城,崇祯年间又迁此立村,以烧瓦为业,故名。主要姓氏有陈、李等。

程家庄 明洪武年间程氏建村,以姓命村名。主要姓氏有管、王、张等。

后仕阳 明洪武初于氏建村,村西原有石佛寺,“大侍养”碑、清初寺毁,村以此名,后演为今名。主要经氏有于、王等。

前任阳 明代建材,原与后仕阳一村,1961年分置此村,名前仕阳,主要姓氏有于、杨、李等。

小仕阳 清乾隆年间,刘氏自沂水逃荒至此。依仕阳名立小仕阳。主要姓氏有王、刘、葛等。

何家曲坊 明永乐年间何氏自莒城迁此村。原以设坊制曲为业、故名。主要姓氏有何、单等。

程家曲坊 明朝程氏迁此定居,设坊制曲,故名。主要姓氏有程、季等。

李家曲坊 明末李氏自江苏迁此设坊制曲,故名。主要姓氏为李姓。

车家曲坊 明洪武年间车氏由车家春生迁此,以制曲为业,故名。主要姓氏有车、单等。

周家曲坊 元末周氏迁此立村,初名周家庄,因设坊制曲,故名。住姓氏有周、贾、徐等。

张家曲坊 1467年(明成化三年)张氏自济南迁此立村,随邻村而名。主要姓氏有张、田等。

武家曲坊 1626年(明天启六年)武氏迁此立村,清初随邻村而名。主要姓氏有武、董、李、刘等。

贾家岭 明初建村,因东北靠岭,故名。主要姓氏有贾、秦等。

山头 原名杨家庄,明初李氏自江苏迁此,村靠山头岭,取名山头。主要姓氏有张、李。董、王等。

管家洼 1966年管氏从大窑迁此,名向阳,因地洼下,1981年更今名。主要姓氏有管、秦等。

赵家官庄 明末肖氏迁此建村。名肖家官庄,后徐、何、赵三氏继入,改名小官庄,1981年更为今名。主要姓氏有赵、陈、张、贾等。

西黄埠 明初宋氏迁此。村东有土埠,寺院古迹,先名黄土埠,后演今名。主要姓氏有宋、王、田等。

东黄埠 明末黄埠分居两村,此村居东,故名。主要姓氏宋姓。

北黄埠 明中叶陈氏迁此立村。后王氏迁入,因处黄埠北、故名。主要姓氏有王、李等。

陈家土岭 明洪武年间陈氏自直隶迁莒,崇祯壬午年迁此避难,因有土岭。故名。主要姓氏有陈、梁等。

祝家楼 明末祝氏自祝家楼迁此,为念故籍,仍名祝家楼。主要姓氏有祝、荆等。

天井汪 1959年修仕阳水库迁此,主要姓氏有王、周、辛等。

徐家屯 明中叶金氏迁此垦田立村,初名金家官庄,后徐、朱、张迁入,改名大官庄,1981年更为今名。主要姓氏有徐、张、金等。

管家屯 1968年小窑管氏部分住户迁此立村,村名文革,1981年改今名。主要姓氏有管、张、陈等。

小罗庄 1471年(明成化七年)朱氏自黄埠析居于此,初名小挪庄,后演为小罗庄。主要姓氏有宋、于、陈、谢等。

大罗庄 明成化年间宋氏自黄埠析居于此。主要姓氏有宋、杨、王、梁、赵、陈等。

前石汪峪 明成化年间李氏建村,因在后石汪峪前,故名。主要姓氏有吕、薛、许、王等。

后石汪峪 因村后山峪中有石汪。故为村名,明末前石汪峪立,此为后石汪峪。主要姓氏有王、宋等。

大土岭 清嘉庆年间崔氏由崔家四山子迁此,初名崔家土岭,村前又立小土岭,此为大土岭。主要姓氏崔、翟等。

小土玲 明初崔氏由桑园里庄迁此,初居大土岭、后移此立村,故名小土岭。主要姓氏有崔、葛等。

风台沟 清初崔氏于此立村、因村北有风台山,村前有沟,故名风台沟。主要姓氏有崔、赵等。

马家店子 明洪武年间马氏迁此,靠大路开店为业,后为村名。主要姓氏有马、苑等。 ·

相家官庄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相氏自桑园迁此,垦官田立村,故名相家官庄。主要姓氏有相、赵等。

西双庙 明初郁氏建村先名郁家庄。天启年间战氏自莱阳迁入,随东双庙而名。主要姓氏有战、刘等。

东双庙 明初刘、吴二姓迁洪罗店立村,因多水灾修二庙,以禳灾,故名。主要姓氏有卢、李、张、孙等。

徐家春生 清初魏氏自魏家石河迁此立村,名魏家春生,后徐氏迁入,人丁渐旺改为今名。主要姓氏有徐、董、夏等。

前王家春生 清初王氏自云门移此立村,因在王家春生前,故名。主要姓氏有王。田等。

后王家春生 1369年(明洪武二年)王氏自江苏云台山迁此立村,取吉祥名王家春生。主要姓氏有王、刘、殷等

梁家春生 清初仲氏迁此立村 · 后陈姓入改名陈家春生,继梁氏迁入改为今名。主要姓氏梁、陈 、马等。

岳家春生 明正德华间岳氏自山西迁莒之东关,后分一支居此,随邻村而名。主要姓氏有岳 陈、刘、梁等。

车家春生 明代车氏居此立村,随邻村而名。主要姓氏有车、赵等。

凤凰庄 1877年(清光零三年)刘氏落户于此、因有土墩名凤凰台。故为村名。主要姓氏有刘、梁等、

崔家四山子 清康熙年间崔氏立村,地势四面环山,故名。主受姓氏有崔、冯等。

梁家四山子 清康熙年间梁氏立村,四周环山取名梁家四山子。主要姓氏有梁、单、潘等。

西宅科 1666(清康熙五年)张氏由曲坊分居此地,村落依山傍水,取名宅科,1959年修仕阳水库移迁今址,沿用原名。主要姓氏有张、葛等。

古路官庄 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袁氏自河北枣强县迁厉家疃,后迁此,因村靠大道故名。主要姓氏有王、袁等。

季家庄 清代季氏自东莞河西迁此,初名季家洼,后改令名。主要姓氏为季姓。

大河东 明初董氏立村,原由海东十八村迁张解,后迁此,因处沭河东岸故名大河东。主要姓氏为董姓。

小河东 清初张氏建村,随大河东而名小河东。主要姓氏为董姓。

东全寨 明永乐年间朱氏建村,所处曾设军营扎寨,民得保全,故名。主要姓氏有张、王等。

西全寨 明嘉靖年网王氏自新泰东都迁莒河北圈,三世分支迁此,传永乐扫北时曾在此安军营寨,战为村名。主要姓氏有王、杜、袁等。

左家庄子 明永乐年间丁氏建村,初名前普安,后庄氏迁入改今名。主要姓氏有张,马等。

仕家庄子 明洪武年间仕氏自海东迁此,以姓氏命村。主要姓氏有徐、武、倪等。

普安 1369年(明洪武二年)田氏立村,村原有“普救庵”,村随庙街名。后为今名。主要姓氏为田姓。

孙家台子 1626年(明天启六年)孙氏立村,因地处高地,故名。主要姓氏为孙姓。

王车台子 1369年(洪武二年)王氏自历城迁此,因地形高,故名王家台子。主要姓氏有王、吴等。

山东莒县各村名的来历

小埠子 《张氏族谱》载:原籍济南干石桥,明永乐九年,来莒,清雍正八的发洪水,分居小埠子。村处小岭之上,土色红,原名红土埠,后改称小埠子。

小庄子 据传,清乾隆年间大官庄董得胜在此开设油坊,同治年间下麻峪子王氏来此建村,取名小油坊。

丰收岭 《董氏家堂碑》载:六世孙董均等因族大枝繁,亲疏莫辨议立石以志。大清光绪十九年七月上浣谷旦。据传,清初建村,系多姓共居一村,取名大官庄。

西虢家村 《邢氏族谱》载:明万历年间邢氏由今莒南邢家水靡迁此建村,原名南屯。至清代虢氏兴旺,改名虢家村。

东虢家村 一九四八年虢家村分成两村,此村在东,称东虢家村。

刘家南园 一九六一年从刘家村(现更名刘家川)划出,另立一村,因原系村南的菜园地,故取名刘家南园。刘家川 《刘氏族谱》载:清乾隆八年始祖刘兰欣你子三人,从昌乐县讨饭来上麻峪子落户,长子迁此建村,取名刘家村。

李家村 《李氏族谱》载:明崇祯年间,李氏迁此建村,取名李家村。

田家村 《田氏谱碑》载:明洪武年间,田氏从日照男家沟迁此建村,故名田家村。

荆家村 《史氏谱碑》载:明万历年间,史氏从城南史家庄子迁此建村,因在祖村之南取名南村。

杨家山 相传,清光绪年间王氏建村,村南有小山名叫杨家山,村因山名,称杨家山。

黄家林 据老人黄吉修谈,清咸丰年间祖你黄善贵,从黄家洙流迁此看管黄氏祖林,后发展成村,取名黄家林。

卞家课庄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来公乡卞家课庄。据传,明崇祯三年,卞氏兄弟二人从沂南汀河迁此建村,随王家课庄取名卞家课庄。

王家课庄 综合《晋书食货志》大意:魏、晋以来开垦无主官田或租种此田者称课户。课户聚居之村,称课庄。王氏迁至古课庄,遗址处立村,取名王家课庄。

朱家课庄 朱家林《朱氏族谱碑》载:清顺治六年,莒西关朱氏迁此建村,随邻村王家课庄取名朱家课庄。

白土沟 始迁祖旺,于明初迁今处,分三支,分住白土沟等村,据传,明初王宋二姓由东海凤凰村迁此建村,因距莒县城三十五里,故取名三十五里铺,后因村西沟内发现白土,遂改名白土沟。

红土沟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鹤水乡、泥沟子。据传,明万历年间詹氏外迁,郑、黄、史等姓迁入,仍用原名。

葛家横沟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葛家横沟。据传,清雍正八年葛氏从葛家同逃荒至此建村,地处黄鸡岭东坡,岭坡有东西三条沟,横贯村中,故名葛家横沟。

后坡子 《重修莒志、民社志》载:曹氏于明景秦年间由江苏东海县迁莒店头河西村。一世失考、二世分三支,长世龙。后分居....坡子。因地处黄鸡西坡。取名坡子。因在前坡子之后,取名后坡子。

前坡子 《重修莒志、民社志》载:曹氏于明景秦年间由江苏东海县迁莒店头河西村。一世失考、二世分三支,长世龙。后分居....坡子。因地处黄鸡西坡。取名坡子。后分两村,此村在前,称前坡子。

后夏庄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来公乡、后夏庄。此村在前夏庄之后,取名后夏庄。

前夏庄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来公乡、前夏庄。据传,元末夏氏兄弟二人,从海东十八村迁此,兄居前,北居后,繁衍成两村,此村在前,取名前夏庄。

东张家洙流 《张氏族谱》载:张氏建村于清乾隆年间,道光十年,监生张廷玺科举得中,旨遣河南任滑县,密县知县,在任间大功三次,升为归德府知府,随邻村洙流取名大张家洙流。

西张家洙流 《重修莒志、民社志》载:一区城里东街张氏、原籍江苏句容县,于明初来莒,卜居沭东东西庄。后徙居城东门里解元坊街,兄弟四人分支,散居洙流庄。随邻村洙流取名张家洙流。

吴家洙流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吴家洙流,据传,明永乐年间吴氏从东海十八村迁此立村,随邻村洙流取名吴家洙流。

史家洙流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史家洙流。据传,清道光年间,史氏从莒城南史家庄子迁此建村,随邻村洙流,取名史家洙流。

黄家洙流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黄家洙流。据传,清初黄氏建村。随邻村洙流取名黄家洙流。

于家洙流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于家洙流。据传,清康熙年间于氏建村,随邻村洙流取名于家洙流。

葛家洙流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葛家洙流。据传,明年间葛氏建村,村南是鸡岭,山洪冲成一条小河北流,又折向西北流入鹤水,名洙河,故取名葛家洙流。

刘家洙流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刘家洙流。据传,明末刘氏建村,村前0.5公里有洙河流过,取名刘家洙流。

曹家洙流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曹家洙流。据传,明万历年间曹氏建村,随邻村洙流取名曹家洙流。

杜家洙流 《重修莒志、舆地志》载:洙流乡、杜家洙流,据传,清道光年间杜氏从莒东陵阳街迁此建村,村南百米许有一河由东向西流去。名叫洙河。故名杜家洙流。

山东莒县各村名的来历

公婆山的来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kcs77.com/zhzs/169979402110411.html